回顧在北宣的日子 – 關文卓牧師
(寫於2018北宣三十周年)
我要稱謝祢,因我受造奇妙可畏,祢的作為奇妙,這是我心深知道的(詩篇139:14)。
在北宣三十周年慶典,執筆寫下一些自己的感想,藉數算神的恩典。二十四年前我和我的一家,從香港來到雪梨,在陌生環境中,因女兒緣故開始返教會-她是我家的第一個基督徒,好自然地在教會中遇上一群有相同際遇、背景的群體,亦成為改變一生的經歷,因神藉我們的女兒、我們的移民到澳洲,神的恩典無可抗拒地臨到我家。
回顧自己的成長,類比北宣的發展路,比作為不同的段落,當然是略為粗疏的、純屬個人的「思路」。
- 「學習期」- 1994-2000年,神的話何等甘甜,甦醒我倆的心。夫婦二人先後決志跟從耶穌基督。神的恩典豐盛,受洗加入北宣教會後, 對神渴慕不已,凡有查經班、神學課程、組長訓練,門徒訓練,照單全收。在最初的四至五年,我看為自己的學習期。不單是知識上的學習,更在微小服事上開步。驗視北宣初期的經歷,迎著移民潮,信徒來自各方,各有不同宗派,當中磨合,都經歷各樣衝激及學習,卻奇妙的有兩次的植堂,神作為何等奇妙。我看此為北宣教會的「學習期」。
- 「成長期」- 2000-2008, 跟著的約十年時間,自己踏上服侍的路徑,經歷磨練,在教會的高高低低及自己屬靈的試煉中,學曉耶穌基督在路加福音中所講論「無用的僕人」中比喻的教導,學曉分辨人的作為,神的作為,此階段,我看為自己的「成長期」。北宣同樣成長,包括留學生事工、英文事工,建堂擴建、聚會會眾增長,領袖層趨向穩定發展,雖然仍有試煉在當中,神仍掌管、神仍坐著為王,我看此為北宣教會的「成長期」。
- 「聯合期」-2009-至今,自2008年相近的日子,自己總覺得心靈有空洞之處,如詩篇中形容「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,我渴想你,我的心切慕你」,我進入神學院作耶穌基督的「學生」,我比喻自己猶如進入神的居所,有一扇一扇的門,每在進入一門後,每一居停,總有神的能力、榮耀、慈愛,加上每每有祂的扶持;我的靈飽足歡呼。同一時候神要我在長老崗位服侍上更順服-學習「非我惟主」的功課,在進修及服侍中學曉跟祂聯合的功課。我看為自己的「聯合期」。北宣亦在進入多元會眾的階段,踽踽而行,無論三文兩語,屬靈的领導都滿有挑戰,深信北宣家在「聯合期」的學習,因為我們都同有一個指望、一主、一信、一洗、一神,在回到與神聯合的基礎上。
我曾跟一位牧者對話,談論牧養神的羊,我分享我愛神的教會,愛弟兄弟姊妹,他卻說,我們豈不是應愛我主基督為先,為基礎。正如聖經所記:「若有人不愛主,遠人可詛可咒,主必要來」(林前16:22)。在北宣三十周年慶典,我為此感謝神,因祂建立北宣,同樣地建立我這個人,安放我在北宣跟肢體一同被造就,學習及成長。願北宣與主基督聯合,直到永遠,「主耶穌阿,我願祢來。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常在,阿門」(啟22:20)。